2017-09-09
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?!?王小波
1
王小波在《跳出手掌心》里有這么一段話:“我上大學時,有一次我的數學教授在課堂上講到:我現在所教的數學,你們也許一生都用不到,但我還要教,因為這些知識是好的,應該讓你們知道。這位老師的胸襟之高遠,使我終生佩服?!?/span>
在這個時代,信息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有了很多不學習的權利,大部分的物品都可以直接買到,甚至服務,我們不用自己去倒騰裝修,修家里的每一樣東西,我們想看外國的連續劇也不用學會其語言,總會有字幕組為我們做好字幕。
我們也不需要學會做飯,總是有各式各樣來自全球各地的菜館為我們做上各種美味。
我們甚至不用去把每本厚厚的名著讀完,總會有無數的《一周教你讀懂黑格爾瓦格納波提切利韋伯以撒柏林昆德拉》等等新書出來。
即使你什么都不懂,你依舊可以活得好好的。
2
但是,怎么說呢?
面對一碗回鍋肉,你可以單純得覺得“這碗肉真好吃”,也可以覺得“這青蒜苗很好,這肉一定是臀尖的,這肉雖然煮得火候稍過,但這樣一來豆瓣醬就不至于太齁……”
前一種只需要一種心情其實就可以了,除非你是專業美食評論家;但后者者給了你一種選擇:你的感受,可以比“真好吃”,多一點其他可能。
你看一部小說,可以單純得覺得“這部小說真好看”,也可以覺得“原來這里的設置是有這樣的含義,文章的敘述真新奇,這個視角真是絕妙,這個高潮點設置好像有點問題,這個詞語似乎可以用XX更好?!?nbsp;前一種,你只需要心情就行,但后者給了你一種選擇,你的看法,可以比“真好看”,多一點其他的可能。
當你面對一副字畫,可以單純的覺得“這副字畫真漂亮”,也可以覺得“這小篆的寫法很有特點,印字與他人的不同,可以看到字里的力量,這畫的配色好大膽,少見的配色?!?strong>前一種,你只需要用看就行,后一種給了你一種更加深入的了解,去體會作者的用意,可以比“真漂亮”,多一點其他的可能。
3
世上有許多東西值得學,不一定因為它們有用,但因為它們是好的。
我想補充一句的是,世上有許多東西,你不知道你什么時候用得上,但倘若抱著“因為要用,所以去學”的心思去,多少像是洗完澡上床卻臨時拿一張《夫妻生活指南》的碟片來觀摩……
人生在世上,樂趣的感受和制造,都來自于大腦活動,而大腦活動,其實也就是在分析各類已知的信息(包括幻想,也是從已知信息中擴散出去的),然后從中汲取快感。
從這個角度講,可以這么說:
世上有許多東西值得學,不一定因為它們能立刻起到作用,還因為絕大多數知識,到最后都可以提供給你樂趣——有些能夠立刻兌現,有些卻不知道什么時候,但早早晚晚,總會讓你覺得生活比原來有意思。
4
莊子說,吾生也有涯,而知無涯,以有涯而隨無涯,殆矣。
好像拿有涯的生命去撞無涯,是件很沒勁的事情。但是換個角度想想,學習并非比賽,并沒有終點,就好像看連續劇,看完了一部又一部,并沒有所謂的終點,但是如果哪天導演跟您說,誒,我們連續劇拍完了,你翻以前的看去吧,會不會覺得有點悶了呢?
王小波又說:“智慧永遠指向虛無之境,從虛無中生出知識和美;而不是死死盯住現時、現事和現在的人?!?/span>
生活能帶給你快來的不止有韓劇,綜藝和王者榮耀,這些帶來的快樂都是瞬時而短暫的,偶爾沉迷其中無可厚非,但是多去找找生活中的樂趣更能帶給你的是一輩子的詩和遠方。
往期精彩